施旭告訴記者,上述系統的另一則開發目的,在于該系統可以在Wi-Fi和5G移動通信部署下,實現遠程醫療和手術教學場景的應用,“在一些優質醫療資源尚缺乏的地區,三甲醫院團隊的遠程實時支援很重要,而術中圖像資源的云端存儲和共享,則可以進一步提升當地技能?!?/span>
“目前,該系統正在動物試驗階段?!?施旭說,而基于醫企協作的前提,該系統的專利由企業和醫院聯合申請,“上海九院是第一申請人、我們企業作為第二申請人,以達到專利共享的目標?!?/span>
(圖為“AR可視化多功能口腔種植導航系統”,鄒臻杰/攝)
記者還注意到,另一則“MUSE內鏡下胃底折疊術系統”,則是由多家滬上醫療機構協同企業參與的項目,該系統針對“胃食管反流性疾病(GERD)”開展內鏡微創診療,也是疑難疾病精準診療攻關的代表。
該項目相關負責人、妙思醫療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醫學工程師羅輝告訴記者,中國GERD患病率達到12.5%,為解決GERD患者臨床痛點,公司引進以色列內鏡技術,而該技術已經實現了國產化生產、研發迭代,其中臨床醫生發揮了巨大的推進作用。
“根據臨床醫生的判斷,我們對診療中未被滿足的患者需求進行了一一改進?!绷_輝說,首先,是將內鏡端口砧板的形狀從“方形”改成了“弧形”,這一改進可以減少器械對患者黏膜組織的損傷;其次,是將內鏡端口的“螺絲”固定改為了“銷釘”固定,這一應急處理裝置發明,可以縮短發生緊急狀況時器械卡死的時間;再次,是增加了“指南針系統”,這可令醫生清楚地知道器械進入到胃部后具體的位置,手術過程會更精準。
(圖為“MUSE內鏡下胃底折疊術系統”,鄒臻杰/攝)
羅輝表示,此外,還有對于超聲算法的改進,使得器械在超聲信號傳輸中更穩定、數據積累更完善,“目前,該系統正在進行三期臨床試驗,預計最快可在2023年底前拿到產品注冊證?!?br />
企業與醫生的聯合攻關一直在進行?!坝袝r企業獨自埋頭研發出來的產品,在臨床端未必好用,這就需要企業結合醫生判斷,他們對于器械、設備有著明確的訴求?!?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沈陽告訴記者,這也需要醫企協作下去聯合攻關,逐一實現。
沈陽舉例,他們和企業共同攻關的“裂隙燈顯微鏡”,是眼科使用最為頻繁的診斷設備之一,而超高清裸眼3D顯示技術的應用,可以讓醫生更清晰地看到人眼部精細組織結構,方便診療,“該裂隙燈顯微鏡已經申請了發明專利,并在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,云南永平縣人民醫院投入使用?!?br />
仍需更多操作方案
隨著上述項目不斷落地,醫學技術成果轉化領域的“堵點”也正在逐步被打通。
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主任王興鵬就在17日表示,如何進一步把臨床關鍵問題,與科創企業進行對接,最終形成服務于患者的藥械產品,這就需要打造一個醫企協作的創新生態,這包括了機制、人員、平臺、基地等多重考量。
“機制包括了臨床研究建設經費投入和績效考核。經費投入上,我們已經明確,在臨床研究領域學科及人才建設經費的投入要超過當年醫院收入的2%,而在績效考核上,臨床研究工作的成績也被納入了年度院長績效考核?!蓖跖d鵬說,對于人員,則會開展協同創新專項、創新成果轉化專項、創新支撐技能培訓專項等,來進一步促進醫企融合發展。
那么,醫生團隊應如何獲益?17日,上海市科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《上海市促進醫療衛生機構科技成果轉化操作細則(試行)》(下稱《細則》),將醫學成果轉化在操作層面的做法、路徑給予規定。
比如,《細則》提到“一般情況下醫療衛生機構可自主決定采用轉讓、許可或者作價投資,不需報上級主管部門和市財政局審批或者備案”、“在確定價格方面,提出醫療衛生機構應當通過協議定價、在技術交易市場掛牌交易、拍賣等方式確定價格”等。
對此,一位高校技術成果轉移辦負責人告訴記者,一直以來,科學家如何獲益是成果轉化的最大“堵點”,這次《細則》規定了單位可以自主決定轉讓方式,將極大地釋放公立醫院的創新能力,但也要特別注意,由于決定權在單位而不在臨床醫生團隊,則需要避免后續在審核、流程上作過多的設置。
該負責人還表示,不少臨床醫生團隊未必能找到合適的企業方,因此,需要一些第三方協會承擔起一定功能,如組織醫企雙方供需對接,舉辦技術成果路演等,“同時,第三方協會也可以起到‘防火墻'的作用,對于醫企雙方都具有背書意義。
MUSE(Miaosi Ultrasonic Surgical Endostapler)內鏡下胃底折疊術系統是經人體自然腔道,在內鏡下施行手術的腔內手術平臺,兼具微型攝像、超聲探測、外科吻合和精準定位等多種先進技術,適用于在胃底折疊手術治療時釘合胃底和食管,用于治療胃食管反流病。
更多消息請關注微信公眾號《MUSE內鏡下胃底折疊術系統》